克拉地峡运河(规划中),位于泰国春蓬府和拉廊府境内的一段狭长地带。为马来半岛北部最狭处,宽仅56公里。北连中南半岛,南接马来群岛,地峡以南约400公里(北纬7度至10度之间)地段均为泰国领土,最窄处50多公里,最宽处约190公里,最高点海拔75米。拟建中的“克拉运河”,全长102公里,双向航道,宽400米,水深达25米。
除了要不要的疑问,解决能不能的疑问则是一笔经济账,即出资如何回收。第一笔账是航运。运河使得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航程最少缩短约1200公里,大型油轮可节约2至5天时间,每趟航程估计可节约近30万美元。这是最理想的算法,要进行实际推算,还需求一个更细化的模型,比方船只吨位与运河的容量,到达巴拿马级以上的船只可能不走运河。此外,航运是一个物流、稳妥、船只以及世界法规、效劳综合性很强的系统,相互之间的影响需求思考。单纯依托航运收费来回收200亿美元的出资是不经济的。

第二笔帐是区域层面的。运河沿线规划工业园,为工业搬运做准备;在两头打造自贸区,开展航运、效劳;将运河与泛亚铁路联动起来,贯穿中南半岛。无疑,建筑运河将给泰国民众带来很多就业机会,并且将为泰国作为东南亚海运的纽带、中南半岛的基地国家起到至关重要的效果,对于带动整个国家的经济开展具有无足轻重的效果。但如前所述,这些主意都是理想化的,泰国有没有才能做到?跟我国又以啥机制去共享这些收益?这些疑问才是真实需求研讨的出题。好像当年日本向泰国搬运汽车和电子工业一样,今日从我国向东南亚进行工业搬运也是大趋势,但这需求目标国安稳的国内开展环境以及详尽的配套作业。
泰国政局动荡风险巨大,前几年签订的合同很可能因为政府的更迭而失去效力。克拉地峡运河经济方面不得不引起国内企业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