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是海洋世纪,港口产业作为以海洋运输为核心的基础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各沿海国家竞相发展的重点领域。第三代港口功能定位为“国际物流中心”,除了在国际贸易中继续保持强大集散功能并进一步提高集散效率之外,还具有集有形商品、技术、资本、信息、货代公司的一体的物流功能。
大型集装箱船舶能够在能见度不良的气候下进出洋山深水港,标志着上海国际航运基地船只通航才能完成严重打破,也标志着上海港跻身国际为数不多的全天候、现代化港口之列。从昨天起,上海洋山深水港全部推动船只在能见间隔500米以上时正常进出港;能见间隔200米至500米时,2000标准箱以上大型集装箱船只展开通航实验。在昨天下午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上海海事局局长徐国毅宣告了这一音讯。
受东海滨海城市雾霾环境污染和陆岛水域地理环境影响,有碍船只安全飞行的雾天等能见度不良气候在洋山港多发。因为港口条件约束,出于安全思考,洋山深水港通航办理通常在视程小于1000米时,中止船只进出港工作。据统计,每年均匀有30天摆布因能见度不良大型船只停航或滞航,影响港口出产,也给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带来严重应战。
2013年10月15日,上海海事局、上海交通委、上港集团等单位联合展开了上海洋山深水港通航功用提高课题研讨,历时17个月,终究获得严重研讨成果和技能打破。2015年1月5日,初次成功进行了大型集装箱船在能见度不良条件下进出洋山港实验。到本年4月底,累计进行了9次实验。
此外,上海海事局、上海交通委、上海货代公司和上港集团将再次通力合作,展开《长江口深水航道通航才能提高研讨》,打破长江口深水航道超大型船只双向通航才能的“瓶颈”,提高船只双向通航交会宽度,力求完成交会两船总宽度到达90米。据徐国毅介绍,自2012年7月1日初次成功完成洋山港主航道双向通航实验以来,到本年4月30日,累计双向通航337次,触及船只726艘次;洋山港每日夜码头泊位候船时刻由本来的14小时缩短至7小时,泊位利用率提高了12%。
当前,上海港虽然已经是一个海运大港,但还不能算是海运强港。从整体上来看,特别是在航运软实力上,包括海运业政策环境与宏观管理竞争力、有关国际规则的影响力、海商海事法律服务、金融保险等海运服务功能等方面,上海港距离航运强港还有很大差距。